深入探讨直属主管在提升员工留任率与促进身心健康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在多数成功的组织经营模式中,「人员管理」始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部分组织在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組織意識到這樣的限制,並開始導入更具現代觀念的管理模式—由具備人本思維的專責人員主管(People Managers),主動營造支持性與包容性的工作環境,讓團隊能在心理安全下發揮最佳表現。
这并不表示直属主管需要成為心理专业人士,而是强调主管若具备良好的情绪觉察与同理心,将成為团队中珍贵的正向力量。因為领导者的言行,往往对员工的心理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
以身作则,实践理想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在推动组织文化转型的过程中,领导者的言行至关重要。若能把「员工优先」落实為日常决策的核心,而非仅止於口号,便能為团队树立强而有力的典范。
倡导工作与生活平衡,应从实际行动做起。例如:合理规划工作量、避免延长工时、尊重休假权益,不要求员工在週末或假期间工作等,都是展现对员工福祉重视的具体作法。
若公司希望创造实质的正向影响,应致力打造一个具备合作精神、良好沟通能力与情绪智慧的领导团队,并推动多元、共融与伦理為本的职场文化,让尊重与平等真正融入日常管理。
此外,公司亦可透过提供终身学习资源与职涯发展支持,提升员工的就业韧性;透过公平的表扬与奖励制度,强化动机;并主动预防身心健康风险,共同营造一个稳定、具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促进组织的永续发展。
給直屬主管的實用建议
Claremont 研究大學經濟、心理與管理學教授,同時也是神經科學專家 Paul J. Zak,長期致力於研究人際連結與高效團隊的神經機制。他建议管理者應「」,这样不仅能激励当事人,也能带动团队正向模仿效应。此外,设定具挑战性但可达成的目标,有助於员工聚焦努力方向,提升成就感与动机。
他也指出,授权与赋能能够培养信任,进而激发创造力。当员工拥有一定的自主空间,他们在面对问题与提出创新解方时,会展现出更高的主动性与参与感。
另一方面,主管若能定期且透明地沟通组织目标、策略方向与营运状况,将有助於减少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焦虑与压力。
最後,Zak 教授也提醒,主管不必時時展現權威或堅強的一面。相反地,適度展現脆弱,反而能喚起人們本能的合作與互助意願,進一步強化團隊信任與凝聚力。
推动职场福祉倡议
職場福祉計畫的設計應因應組織的性質、規模與員工需求而有所差異,沒有單一标準化做法。然而,以下為多數企業常見且具成效的推動措施,可作為參考:
- 举办健康饮食、运动推广等活动,提升员工整体体能与活力。
- 安排压力管理与情绪调适等训练课程,协助强化员工的心理韧性。
- 培訓心理健康守門員(Mental Health First-Aiders),協助組織內部建立第一線支持系統。
- 成立多元与共融委员会,促进不同背景员工的参与与表达。
- 提供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EAP),針對睡眠、財務、人際關係等生活議題提供專業諮詢與協助。
- 鼓勵志工服务與社區參與活動,增進員工使命感,提升組織對社會的正向影響。
- 建置学习平台与教练制度,强化员工就业韧性。
建立长期职场福祉计画的好处
导入职场福祉措施,能為组织带来多方面的正面效益。当公司将员工福祉视為优先事项,将更有机会打造兼具幸福感与生产力的工作环境。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於提升员工士气、工作动能与整体满意度,当员工感受到被尊重与支持,投入感与留任意愿也会随之提高。
此外,维持良好健康状态的员工,往往展现出更佳的工作表现与稳定性,请病假天数也相对减少,有助於提升整体营运效率。
职场福祉活动亦有助於强化团队间的信任与归属感,进一步强化组织文化,并形成支持创新与永续发展的正向循环。
短期福祉方案的限制
儘管以身體健康為主的福祉方案如減重計畫、減少缺勤等,確實能帶來短期成效,但若僅倚賴這類方案,例如冥想應用程式(mindfulness apps)或心理健康守門員(Mental Health First-Aiders),往往無法真正解決與工作相關的心理健康挑戰,如焦慮、壓力與職業倦怠。
这类做法多半反映出一种错误观念:将心理健康视為个人责任,而非组织层面的议题。然而,造成心理负荷的关键因素往往来自工作环境中的心理社会风险,如职位不稳定、工作量过重、职涯发展受限等,皆是需要系统性因应的结构性问题。
因此,若公司希望长远改善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採取预防导向的管理策略,将心理健康纳入整体风险管理架构中,落实对全体员工福祉的承诺,进一步营造一个具包容性、支持性与韧性的组织文化。
如何在组织中推动心理健康
您无需成為心理学专家,也不必聘请心理领域学者,就能在组织中推动心理健康与安全。事实上,公司可从协助员工提升相关知识与技能开始,逐步建构有系统的支持机制。
BSI發展的「以人為本模型Prioritizing People Model©」,是一套针对职场福祉的最佳实务架构,旨在协助组织全面理解如何回应员工对健康、安全与工作的期望与需求。
唯有打造安全、健康、有尊严且符合法规要求的工作环境,并培养参与度高、承诺强与具生产力的员工,公司才能形塑信任文化,进一步释放创新潜力,并强化组织的韧性与适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