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寫了全球職場的運作模式,也重新形塑新世代對工作的價值觀。BSI最新發布的《携手共荣:帮助混合世代茁壮成长 (Enabling the hybrid generation to flourish)》全球調查,聚焦4,700 位自疫情以來初入職場的「混合世代」,剖析他們在歷經職場劇變後對職涯發展、工作模式、薪資與人際互動等偏好與期望,為企業制定人力策略與建立信任文化提供關鍵洞察。
本研究由 BSI 與英國智庫 ResPublica 合作,結合量化調查、焦點座談與文獻回顧,為BSI《攜手共榮》系列報告之一,全面揭示這群在混合辦公環境中成長的新世代,將如何影響未來的職場文化與組織制度設計。报告强调,唯有从理解与同理出发,公司才能打造真正以人為本、兼具弹性与连结的工作环境,让混合世代在未来职场中茁壮成长。
一、「混合办公」已成主流,制度与信任是留才关键
- 37% 受訪者偏好混合辦公,遠高於單純遠距(16%)與全程到班(27%)。
- 49% 遠距或混合辦公者表示,若被要求全面恢復實體辦公,將考慮離職。
- 60% 支持混合辦公設有「固定進公司之日」(anchor days),維持實體互動。
- 71% 期望全程到班工作也能搭配如核心工時、集中工時等彈性選項。
二、弹性且兼具生活平衡的工作比高薪更具吸引力
- 49% 將「工作與生活平衡」列為職涯選擇的首要考量,其次為穩定性(43%)與薪資(39%)。
- 64% 認為全程到班應提供較高薪資。
- 59% 表示遠距或混合辦公,可大幅節省通勤時間與成本,並提升生活品質。
叁、远距办公能提升效率,但实体的人际互动仍不可或缺
- 27% 至 55% 認為儘管混合辦公為主流,實體會議與互動仍至關重要。
- 52% 偏好以面對面方式進行一對一溝通,僅7% 選擇用傳統電話。
- 46% 偏好三人以上會議以實體方式進行。
- 僅26% 喜歡開啟攝影機的視訊會議。
- 文化差異亦明顯:僅27% 日本受訪者偏好實體會議,遠低於英國的55%;而日本有35%的人傾向視訊會議關攝影機,中國僅5%。
四、心理压力与社交焦虑浮现,公司需正视员工的心理健康与福祉
- 34% 表示疫情期間的遠距工作曾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但有57% 表示混合辦公反而有助於身心健康。
- 22% 坦言社交焦慮會影響其是否接受全程到班的工作;此比例在遠距工作者中上升至 25%。
- 73% 表示曾在第一份工作中交到朋友、55% 找到導師,48% 每月至少參與一次與同事的社交活動,顯示正向的實體職場互動有助於促進員工的心理健康。
专家观点
「年轻世代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也愿意衡量各种选择下的利弊。他们是未来的领导者,公司若想吸引、留住并发挥人才潜能,理解与同理将是最好的起点。」— BSI全球執行長 Susan Taylor Martin
「混合世代对职场的看法与需求已与过去不同,他们追求的是可以长期发展且兼顾生活品质的职涯。打造健康、快乐与包容的组织文化,将使团队更具创新与生产力。」— BSI全球人本與社會永續發展主管 Kate Field
「混合办公未必适合所有人,但对这群新世代而言多為正向经验。若能正视社交焦虑与孤立风险,公司将有机会重新设计更具包容性的职涯环境。」— ResPublica首席研究顧問 Mark Mor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