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组织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部门之间的连结与沟通越来越少时,有毒职场的行為也会容易随之增加。

Xavier Alcaraz
BSI 健康、安全與職場福祉專家
近年来,越来越多公司高阶主管开始关注远距与虚拟工作模式对组织运作的影响,担心长期下来会导致创新能力停滞,并降低内部合作与专案推进的机会。当部门之间的沟通愈加疏离,职场中有毒文化也更容易悄然滋长。
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的一項指出,「有毒职场文化」是员工选择离职的首要原因,其影响力超过薪资因素的十倍以上。即便当前的劳动市场逐渐回稳,员工也不再愿意忍受不道德、不友善或违背个人价值观的工作环境。
令人遗憾的是,有毒职场文化往往隐而不显,特别当问题根源来自管理阶层时,更容易被忽视,并有可能以多种形式呈现,例如:骚扰、霸凌或不道德行為等。此外,混合或远距办公的员工也可能透过电子邮件、视讯会议(或被排除於会议之外)、电话或通讯软体遭受职场骚扰。常见的有毒职场特徵如下:
- 员工价值遭到贬低
- 提供低於市场水準的薪酬(部分情况)
- 忽略或缺乏对卓越表现的认可与奖励
- 重视客户胜於员工
- 缺乏教育训练与职涯发展机会
- 否定员工表达意见的权利
- 以情绪操控与不实指控影响员工认知(即煤气灯效应)
- 不尊重个人界线
- 模糊工作与生活界线,导致工作与生活失衡
那麼,组织领导者该如何及早察觉并避免有毒文化的滋长,进而以人為本、促进职场发展与合作,营造正向且有助身心健康的职场环境?
有毒职场文化的常见警讯与徵兆
以下几项指标可用来判断组织是否存在或正逐步陷入有毒文化:
- 团队互动冷漠、缺乏友善态度
- 请假次数增加
- 员工参与度降低
- 员工流动率高
- 工作品质下滑、交付时程延迟
- 合作意愿降低
- 衝突频繁、不愿配合,甚至出现霸凌事件
- 错误与事故发生频率上升
- 几乎没有成长或升迁机会
文化变革
組織必須清楚了解自身的文化目標、行為準則與相關政策,且需由高層領導落實推動。高階主管與各層管理者應與團隊保持定期且開放的溝通,以在組織內部建立正向的態度與行為模式。領導者也應明確界定不可接受的行為,以及未遵守标準時的責任歸屬,同時建立清楚的通報與調查機制,以處理違反公司政策的事件。
员工参与和沟通
持续蒐集员工对工作满意度的具体回馈,以及他们认為最有助益的职场措施,是打造良好职场文化的关键。许多出於善意的员工福利或奖励方案,若未事先与员工沟通,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员工参与必须是双向的沟通过程,即领导阶层定期分享组织现况,并主动回应职场中反映出的问题与需求,都是对员工高度重视的行动。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現今員工愈來愈重視企業文化與身心健康關懷措施,並將其視為評估是否轉職的重要考量。其中,「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已成為多數人才對職場的核心期待之一。隨著居家與工作空間的界線日漸模糊,領導階層必須主動設立清晰且合理的工作界限,以避免過度的工作壓力與情緒負荷。美國公共衛生署署長發布的《》也强调,工作生活的和谐、被肯定的感受与职涯成长机会,是促进职场心理健康的叁大核心要素。报告亦探讨了其他相关面向,可供公司领导者作為推动改善与制定策略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