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业的净零排放

净零排放的挑战

巴黎協定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旨在減緩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威脅。為了達成目標,温室气体(GHG)排放必須在 2030 年前減少 50%,並在 2050 年前達到淨零排放(Net Zero)。

英國是世上第一個實施淨零排放法規的主要經濟體,目前已經公佈了他們的淨零策略,由於食品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佔了全國約 34%,因此也必須為此負起責任[1]

由於氣溫上升與極端天氣變化都和氣候危機有關,食物生產機制已經開始出現作物受損無法收成的情形。雖然許多食品企業,如達能(Danone)、純真(Innocent)、麥肯(McCain)、雀巢(Nestlé)與莫里森(Morrisons)已經宣告朝淨零努力,但只有整個食品产业一起有所作為,改變才可能成真且避免氣候緊急狀態發生。

净零排放是什麼意思?

净零是指进入大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从大气中移除的量相互抵销,达成碳排放与碳移除平衡而归零。

各大产业必須跟隨食品产业的腳步,追求淨零排放以終結氣候變遷。單純降低碳排放量是不夠的。據稱,我們若是不改變營運方式,排放量將在 2050 年之前增長 30-40%。[2] 另人憂心的是,若是食品产业不做出改變,巴黎協定希望將氣溫變化幅度控制在攝氏 2 度之內的目標將不可能成真。[3]

因此食品产业挺身而出,遏止碳排放更是極其重要。

食物在温室气体生成中所扮演的角色

根據食品及飲品協會(the Food & Drink Federation, FDF),進口產品佔排放量的 33% 、英國食材 32%、消費者佔 12%、零售及餐飲服务佔 9%、食品製造佔 6%、包裝佔 3%、運輸及消費後皆佔 5%。[4]

種植作物的估計排放量大約在 10-12%,而土地用途改變,如森林砍伐則佔了 8-10%,食品供應鏈活動,如運輸與生產,排放量則佔了 5-10%。[5]

根據 WRAP 研究報告,英國食品系統的碳排放量大約落在 160 公噸。[6] 考慮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有 8-10% 是源自生產、運輸與食物腐壞,這項數據確實令人憂心。食物廢棄物造成的影響之大,它本身若是一個國家,其碳足跡將會是世界第三大,僅次於美國和中國。[7]

评估您的碳排放量:范畴一、二和叁

根據温室气体盤查議定書(Greenhouse Gas Protocol),温室气体排放被分類為三個範疇。

範疇一(Scope 1)涵蓋了所有或可控來源的直接排放,如燃料燃燒、公司車輛和逸散排放。

範疇二(Scope 2)考慮間接排放,泛指企業組織購買和使用包含電力、蒸汽、加熱與冷卻等,生產這些能源時所產生的排放。

範疇三(Scope 3)則為公司價值鏈內所產生的間接排放。只要是非公司所有、可控、購入或所消耗的排放源,他們會很難被查出來,但由於它們佔了總排放量 90%,仍算是最重要的排放來源。其涵蓋範圍包括購買商品及服务、出差旅行、員工通勤、廢棄物處理、售出產品的使用、運輸與分銷、投資、租借資產與連鎖品牌。

食品企業如將重點擺在範疇三排放源,就能評估找出供應鏈內的排放熱點所在,確認資源與能源風險,並找出那些能提高能源效率與降低成本的機會。其他好處還包括了能檢視供應商的永續發展表現、為合作供應商提供建议、倡導永續性發展,並鼓勵員工出一份力。

达成净零排放的方法

食品製造商能一步步走向达成净零排放的目标,首先从瞭解自身所有或可控的排放源製造了多少碳排放做起。这包括了:

  • 将公司所有的车辆升级或改造為低排放替代品,如英国政府在各大城市推行的清洁空气区计划所包含的低排放车辆。
  • 為了达成减碳与燃烧效率的目的,可以降低车辆排放或将电力、热能、蒸汽来源替换成低排放替代能源,如风力、太阳能、核能或水力。
  • 為公司設定目標,根據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來規劃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會是較合理且實際的作法。

幫助食品製造商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的标準

食品製造商能運用多個标準來達成他們的淨零排放目標。

BSI 的 PAS 2060 标準讓食品製造商能夠透過四個階段的流程證明其達到碳中和。这些流程包括:

  • 根据精确的测量数据来评估温室气体排放量。
  • 透过目标驱动的碳管理计划降低排放量。
  • 排放量抵销。
  • 文件化与透过符合性声明宣告达成碳中和。

ISO 14064 标準的內容包括量化、報告與查證温室气体排放量(含組織層級與計畫層級)的指引。這個标準能協助企業找出減少開銷的機會,提高利潤、改善公司形象、提高對潛在投資者的吸引力、為符合未來法律規範鋪路,此外,還能為競爭對手立下基準。

ISO 14067 标準明訂了分析並核對產品在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的碳足跡所需的规则与指引,从种植到运输、包装与管理食物废弃物。

ISO 14001 标準定義环境管理系统,食品製造商可藉此改善组织内部的作业效率及环境绩效。其中包含了公司营运的各个面向,从供应商及产物製造,到食物商品的仓储与分销。重点在於公司能如何降低他们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ISO 50001 标準的重點在於食品製造商能藉由建置能源管理系统,以各种方式来改善能源的管理及使用。為食品公司提供一个营运框架,其中包括制定能提升能源效率的政策、订立达成能源效率的目标,并在能源应用相关问题上,利用数据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使食品製造商有能力斟酌、检视并持续改善他们的能源应用效率。

 

[1] https://www.carbonbrief.org/food-systems-responsible-for-one-third-of-human-caused-emissions

[2]Mbow, C., Rosenzweig, C., Barioni, L.G., Benton, T.G., Herrero, M., Krishnapillai, M. and Waha, K., 2019. Chapter 5: foo

[3]Clark, M.A., Domingo, N.G., Colgan, K., Thakrar, S.K., Tilman, D., Lynch, J., Azevedo, I.L. and Hill, J.D., 2020. Global food system emissions could preclude achieving the 1.5° and 2° C climate change targets. Science, 370(6517), pp.705-708.

[4] https://www.fdf.org.uk/globalassets/resources/publications/guidance/net-zero-handbook-summary.pdf

[5] https://www.fdf.org.uk/globalassets/resources/publications/guidance/net-zero-handbook-summary.pdf (Page 3)

[6] https://wrap.org.uk/resources/report/uk-food-system-ghg-emissions

[7] U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