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列文章〈人居环境的数位趋势〉的第2篇中,我们要探讨的是数位信任、雷射扫描及智慧城市是如何改变人居环境的样貌&丑别濒濒颈辫;
5. 数位信任與韌性的網路安全流程
「鑑於今日的网路威胁程度与各色新科技兴起,公司组织為了确保自身的资讯、资料安全、巩固基础建设,最终达到韧性,拥有适当的协定、政策及程序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 Mark Brown,BSI数位信任专家
智慧城市的成敗取決於科技和資料。其困難之處在於確保所有人的資料安全無虞,並建立起社會層級的数位信任。
因為新科技的应用日渐普遍,所有公司组织都必须有能力掌握好自身的数位与资料安全。透过智慧城市与物联网连结的装置,进行数位资讯传输时可能曝露管理系统的弱点,将会為人居环境带来更大的资安风险。
不論是在現下或未來,人居環境产业的組織要被他們的利害關係人所信任,他們必須有能力即時察覺資料或網路威脅的存在,並進一步做出回應。這意謂組織必須確保網路安全實務有足夠的韌性,經得起 2023 年以及日後的網路威脅帶來的考驗。
支援这个超级连结(丑测辫别谤肠辞苍苍别肠迟颈惫颈迟测)的新时代必须以安全优先為考量。
可行的作法包括:
- 谨慎处理客户和利害关係人的资讯。
- 建立连续身分验证机制。
- 為最佳实务方法建立稳固的框架。
- 弱点评估。
- 渗透测试。
- 採行資訊和網路安全标準。
為資訊管理而設的 ISO 19650-5 與 ISO 27000 系列國際标準所樹立的原則和要求能用來協助減少敏感資訊丟失、遭竊或被誤用的可能性。
藉由遵循這些基本步驟,該产业的公司組織便有能力保護人們和社群,同時鞏固自身品牌聲譽。
瞭解 BSI 如何為您的营造事业建立数位安全。
6. 智慧城市與物联网能提升基礎建設與福祉
根據估算,在 2050 年,全球 90 億人口中有 68% 生活在都市之中。(永续难题的数位解答,BSI blog)
仍是现在进行式的快速都市化发展迫使我们必须想出新方法来面对资源压力。
什麼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能透過數位科技來串連各種公共服务,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感測器、物联网系統與自動化設施等技術能協助領導者監測行為,進一步對公共服务與系統做出更理想的決策。
智慧城市科技可作為城市领导者的新工具,使其能更有效地进行大规模改变,协助他们解决难题,如管理能源、医疗保健或物流等等。
智慧城市是由彼此連結、以感測器為基礎的資產建構而成。這些資產能監測系統或服务的表現將如何受到影響,並即早向相關人士送出警告。舉例來說,在平面道路埋設感測器,提前預測可能發生的塞車狀況,這份資料便能用在自動化系統,透過數位號誌引導車輛改道行駛。
这些技术甚至能用来进一步瞭解人类行為,分析市民使用都市基础设施的方式后,进一步改善城市建设。
全球智慧城市
开发智慧城市所需的科技早已存在於世,从西班牙巴塞隆纳到中国杭州市,智慧城市也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
在巴塞隆納,市區裡的公園採用遠端監測與遙控技術來對綠地植栽澆水灌溉、控制公共噴水池等。光是這項專案就能為整座城市的用水量減少 25%,每年可省下 43 萬歐元的政府預算。(永续智慧城市的崛起,BSI blog)
更进一步普及发展的难处在於不同系统之间该如何互相连结,使更多利害关係族群能顺利协同合作。(推动智慧城市运作的知识,Dan Rossiter,Sector Lead at BSI)
标準正好能在此時發揮作用,對專業術語進行定義,並以每一個人都能理解的用語加以解釋,方便遵循。
物联网(IoT)将加速直观的智慧城市创新
智慧城市是透过物联网技术以及彼此相连结的资产推动运作。
世上每个人的手中都已经握有一具物联网(IoT)裝置,估計在 2025 年,這些裝置的經濟價值將會高達到 11.1 兆。雖然這已經不再是全新概念,物联网仍能為人居環境創造出更多新產品與解決方案,可能改變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模式。
什麼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彼此连结的智慧型装置、人与系统所构成的大型网路,可用来进行资料交流、整合、分析,改善工作效率并推动创新。这些技术透过协助人类与机器间的互动,进一步改善了建筑物的设计、建造与维护方法。
比如说,设置在电梯内部的感测器能用来统计任何时间点下建筑物内的人员数量,使建筑物逕行调节通风系统与空气品质。在疫情期间,这对办公大楼或公共建物更是无比重要。
人员福祉优先的智慧建筑设计
從溼度到聲音品質等所有環節,都能透過物联网系統進行監控並自動調整。這類技術的應用幾乎可說是潛力無窮,未來預計能發展出更加直覺、具備網路連線機能的建築物設計,使我們生活與工作所處的建築物更加人性化、對環境更友善。
自全球疫情爆发以来,生活及工作环境中的身心福祉开始倍受重视。随着人们逐渐回到办公室和工作岗位上,能藉由自动化与智慧机能空间提高生活品质的数位连接建筑物,需求量将会大幅提升。
维修养护和汰旧换新
當永續(sustainability)持續被看重,建築物在設計初期便會考量到維修養護的便利性。設計本身會考量保養、維修、拆解、升級、改造、翻新的效率及高價質回收。藉由物联网裝置的應用,資產管理者得以進行物業實績評估,並持續在必要的時候自動執行保養作業。
7.雷射扫描技术将能降低专案风险
雷射掃描技術有很多種,從雷射探測與基於光學雷達技術的實境捕捉(LiDAR-based reality capture)到攝影測量。其主要目的都是相同的──利用行動裝置、無人機或無人航空器來採集一件結構體或一個地點視覺資料,並轉換為 3D 模型或圖像。這些模型能被匯入建築資訊塑模軟體(掃描為 BIM),成為寶貴、精準的資訊,日後可供改造與翻新作業參考。
基础设施工程软体开发公司的主要業務便是雷射掃描,以 3D 影像掃描技術協助規劃者和工程師補捉現實世界。
举例来说,一项工程在规划阶段,设计师与施工团队需要釐清施工区域的大小,才得以设计出符合需求的建物结构。他们必须考量到施工机具的出入动线,而且物件的设计也必须能顺利送入週边环境。
有了精確的 3D 模型,參與作業的各方人員便能對施工現場有明確的理解。他們也能直接在電腦上測試施作方法,在正式開工之前排除任何潛在問題。
不再仰赖过时且不可靠的手绘图稿,这项技术能提高工作效率、彻底降低风险,而且能让作业自动化,资料亦可用作分析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