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位人居环境趋势叁部曲中的最后一篇,我们将探索区块链、积层製造与可穿戴技术,以及其他值得留意的人居环境趋势&丑别濒濒颈辫;
8.区块链能使得人居环境更加透明化
区块链可以看作是一种存放於多处的分散资料库。藉由简化自动化流程和提供清晰的稽核轨跡,应用於数位记录和交易管理,以拥有更理想的当责与资料安全性。
雖然区块链多數時候是在金融話題間被提及,但這套技術也越來越常在人居環境議題中出現,而且有著莫大的發展潛力。
在交易進一步透明化下,区块链能讓人更清楚地檢視供應鏈、改善契約管理,並確保專案流程中資料交換的安全性。(,ARUP,2019 年)
举例来说,自动付款能用於避免不慎拖迟交付款项给承包商,透明公开的资讯能减少沟通造成的误会与对於契约的歧见。能使交易过程更加流畅、减少开销并提高作业效率。
9.积层製造能减少建造废料
積層製造,又被稱作 3D 列印,透過設計精細的零組件來減少浪費。與傳統的遞減製造技術相反,物料是根據設計圖需求一層層堆疊,減少原料使用量。
这套数位製造流程让厂商能客製化产物并提升效率。同时能确保库存管理、后勤支援与生产力最佳化。
營造業就是 3D 列印為製造产业帶來變革的實例之一。大型機器人機具開始被用在建材量更少、成本更低的建案中。但是在這項技術大量普及之前,我們需要更進一步測試並將其标準化。
宏觀而言,3D 列印的優勢對於世界各大都會城區的公共建築建案大有助益。減少了物料使用量,城市主管機關也能節省金錢花費、降低污染排放量,對自然環境與居民來說都是利大於弊。這套建築工法的高效率也有利於城市應付急劇加速的住宅需求。()
10.可穿戴技術能讓營造产业更加安全
根據英國衛生安全局(HSE)提出的報告,在 2018/19 年間,英國本土就有 58,000 件建築工人的非致命性職業傷害案例。(營造業:成為更安全、更健康的产业,BSI 白皮書)
从能识别危险并提供即时安全资讯的扩增虚拟实境眼镜,到能监测疲劳程度的智慧型安全帽──新世代的防护装备能用来减少营造工地的伤害案件。
以外骨骼為例,能降低工人的疲劳程度,减少受伤风险,彻底改变营造业大环境。&苍产蝉辫;是一种可穿戴式的机器人技术,配备马达驱动关节,可协助强化身体姿态与负重分佈。用於支撑上半身的机器人背心能减少重复性劳损的发生,而动力手套能用来加强抓握力量、节省能量。这些解决方案都适用於保护在营造业界工作的人们,提高生产力与生产效率。
更多值得留意的趋势
以下再列舉一些数位人居环境趋势與值得留意的先進科技…
非现场模组化製造将能提高施工效率
非现场建造(Off-site construction)是一套仍在發展中的建築工法,正快速地改變業界施工的手法。這套工法是在工廠或非現場地點先行規劃、設計或組裝部分零組件,將轉變產品研發與建造的流程。
此工法能克服常见的施工困境,如生产力、施工效率与花费等难题,建造流程中能直接控握各个环节亦能提升建物品质。
非现场建造破壞了供應鏈生態,所以需要為整個建造流程找到新型態的管理方式。目前此工法難以普及的原因包含了缺乏管理标準,還有成本高昂的既定印象。
无人机与自动驾驶车辆将能加速建设
无人机与自动驾驶车辆对於加快建造作业有着无数优势,诸如施工测量,到物料运输与建造计划等。
净零排放建筑将成為关注焦点
這是一項一再被提起的數據──人居環境的碳排放量佔了全球排放總量的 40%。
全球疫情的爆发与首次由 COP26 訂立的人居環境日使得營造業界背負了更加巨大的壓力,必須加速走向淨零排放(net zero)。因應消費者的需求,組織開始想辦法使得建築物與基礎設施在其使用年限內更能適應永續發展,更能應付氣候變遷。
上述的數位趨勢也多能協助業界降低人居環境的排放量。採行舉世認可的國際标準也能鼓勵組織走上更加透明、負責任的營運路線,提高未來永續發展與長期韌性。
透過标準提升生產力與數位信任
相較於財經、保險與製造产业,目前人居環境产业的生產力是相對低的。大型工程的完工時程經常比預定工期長了 20%,且預算高了約 80%。(数位化所需的建构区块,Dan Rossiter,BSI Sector Lead,Digital Transformation)
能提高生产力、生产效率、降低开销的数位人居环境科技是未来的发展目标。然而,没有合适的流程彻底发挥其作用,花钱买下技术也是枉然。新科技若是有安全疑虑,导致消费者或利害关係人避之唯恐不及,同样不会有任何好处。
數位轉型必須一步一腳印地穩定前進,透過标準主導推行。BSI 能協助組織取得更完善且更具永续的数位信任,进而好好守护其麾下资讯、人员、系统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