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发展的全球浪潮
近年永續成為热门關鍵字,永續的目的是既要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而且能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模式。若往前回溯永續倡議的演進,聯合國在2006年的責任投資原則委員會提出報告,建议在企業行號的投資評估中納入ESG的考量,以利發展永續投資的概念。接著來到2015年,聯合國進一步建立SDGs永續發展目標,共193個國家同意在2030年致力於消除貧窮、消除飢餓、促進健康福祉等17項永續目標。然而,金融产业的永續投資和國家層級的永續發展都得面對氣候變遷的重大風險,2021年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所簽訂的格拉斯哥協議,主要聚焦在控制全球升溫在攝氏1.5度的目標,並且是首次在公約中提到減少煤炭使用,希望推動達成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降低人居環境對於自然環境的衝擊,以減緩氣候變遷的反撲。
人居环境的碳排挑战
人居環境支撐著社會各行各業的運作,因此從土木水利基礎設施到商業建設住宅建築,與其相關的碳排放量是相當驚人的。而我們通常的作為會是怎麼考量這件事呢?其實人居環境的碳排與製造業在产业鏈角色、還有時間與空間的尺度是很不一樣的,讓我們簡單的來分別從資产业主、承攬廠商、協力廠商與供應廠商的角度來思考。
如果从组织型碳盘查的概念來看,資产业主可能會盤總部大樓的年度碳排,但當年興建過程的碳排可能早已不可考。如果有業主新案的工地,可能認定其工地碳排無法直接控制,因此往往會到實際完成進駐才開始起算。那麼從承攬業主新案工程的承攬廠商來帶入组织型碳盘查,也是會先想到該單位總部大樓的年度碳排,而其新案工地場址本身在財務上屬於業主而不屬於承攬廠商,而且在工地發生的活動很可能是協力廠商的工程施作活動所致,因此從承攬廠商的角度可能會界定在工務所的活動。而再從協力廠商的角度,由於同一案場會有多個協力廠商,從基礎工程開挖到帷幕牆面安裝等,各個廠商事實上僅負責工程其中一環。並且在協力廠商層級,去查核其辦公室的碳排,事實上是無法反映實際業務活動的碳排。而從供應工程物料的供應廠商來切入,則是回到製造業的概念來看组织型碳盘查,實際盤查到的是製造工廠。
那如果再从产物碳足跡的概念來探討,有很多問題從組織級碳盤查的剖析就可以窺見一二。如資产业主對於其資產在營建階段的資料往往是空缺的,進而到承攬廠商不見得有能力與意願負責每一工地的所有碳排活動監控。各協力廠商對於專案工地的碳排貢獻僅是局部,其所使用安裝的材料产物碳足跡更是無法代表整個建案的尺度。
数位转型到永续转型
针对人居环境基础建设来说,需要有贯穿庞大空间尺度与漫长生命週期的永续管理手段。永续的前提要能够满足社会需求而不剥夺下一代的发展机会,因此要先从管理面的精实化与有效化着手(详见图一)。当然,所有的管理系统要从品质管理系统ISO 9001开始,在坚实的管理基础下,进行数位转型ISO 19650貫穿資產生命週期。作為資产业主,在開立交換資訊需求的時候,需以永續為主题著眼,並訂立工作階段要求。承攬廠商應以BIM执行计画回应业主对於永续之期待,并管理协力厂商於通用资料环境协作产出可靠的专案资讯供业主针对永续策略进行决策。其管控方法论应从专案开案到竣工,贯穿资产进驻到拆除。在这样的方法论脉落下,我们来进一步聚焦在建筑与基础建设碳管理PAS 2080的內涵。在整個人居環境的價值鏈是要包含資产业主、設計單位、營造單位與材料廠商。資产业主要發揮領導力,形成重視永續價值的價值鏈,共同協作挑戰碳目標。整個價值鏈團隊藉由BIM管理流程,在生命週期階段拆分工作範圍與減碳責任,進而在專案當中緊密協作與透明揭露碳排績效。

圖一、永續與智慧人居環境 - BIM 實踐路徑圖 2022年12月版本
在建築與基礎建設碳管理的管理脈落下,藉由內外利害關係人的組織碳盤查與产物碳足跡的成果,進行營運階段能源管理,更要進一步帶入循環經濟BS 8001的創新方法以做減碳考量,其減碳行為須奠基在技術成本與經濟行為可行性上做一實現,人居環境資产业主才能進一步談到碳中和甚至是淨零碳排的目標(詳見圖二)。

圖二、BSI營建产业淨零排放解決方案
业主啟动永续碳管理
在人居環境产业鏈當中,真正面對永續淨零挑戰的關鍵在於資产业主,只有資产业主才能真正為資產生命週期的碳績效負責。在面對跨時間空間大尺度的管理實務挑戰,需要整合創新且實務可行的方法論。在BIM的流程當中,業主端的角色最為核心,若以永續主题啟動專案,才能藉由管理績效的提昇,擴大永續策略的運作範疇。我們為業主端設計了叠滨惭与永续人居环境训练课程,从厂顿骋蝉与贰厂骋到叠滨惭生命週期管理,进入到永续建筑,延伸到循环经济,收束在建筑与基础建设碳管理,藉由实务工作坊带来案例演练实作,以掌握永续专案的关键方法论。让我们从叠滨惭出发,迈向营建永续碳管理。